您当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校园塑膠跑道怎样才能更安全时间:2019-02-14 如何为师生建设一条绿色、安全的塑膠跑道,曾经是困扰浙江省嵊州市初级中学副校长徐友永的烦心事。如今,看着学生们在修建一新的塑膠跑道上欢乐地奔跑、跳跃,徐友永松了一口气。 “塑膠跑道关系师生身体健康,学校方面感到责任重大,好在新的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及时出台,给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徐友永表示,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学校新建的塑膠跑道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 2018年,被稱爲史上最嚴的新的國家標准《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36246-2018,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與公衆見面,代替了2005年發布實施的《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T19851.11-2005),並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實施。新國標規定,2018年11月1日以後交付使用的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必須執行新的國家標准。新國標和舊國標的區別有哪些?新國標正式實施後將會給行業帶來哪些連鎖反應?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100多次專家會議論證,推薦標准變強制標准 強制標准爲行業戴上“緊箍咒” “新建的塑膠跑道柔软舒适,没有异味,家长们对此都比较满意。”作为家长代表,嵊州市初级中学学生家长袁女士全程参与了学校塑膠跑道的更换,在她看来,新国标的出台让跑道品质有了大幅度提升,给学校师生与家长吃了颗“定心丸”。 如果單從名稱上看,新國標的標准號前綴從GB/T改爲GB,一個字母的變化意味著標准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即由此前的“國家推薦標准”正式變爲“國家強制標准”。 “強制性”是這份新國標大亮點,這也是國家立法要求的體現。空軍軍醫大學法學副教授劉婷婷表示,之前的國標屬于推薦性標准,不具有強制性,任何單位均有權決定是否采用,而作爲國家強制標准,新國標是職能部門的執法依據,必須得到嚴格執行,造成惡劣後果和重大損失的單位與個人,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在浙江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行业协会副会长邵建华看来,作为强制标准,新国标相当于给行业上了一道“紧箍咒”,如果监管及时跟上,整个行业有望告别“谈塑膠跑道色变”的时代,可以说开启了运动地材行业的质量元年。 “毒跑道”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江苏、上海、陕西等地接连曝出学校塑膠跑道有毒、有异味的现象,造成部分学生出现流鼻血、过敏、头晕、恶心等症状。一些学校暂停了塑膠跑道铺设,甚至有的学校铲掉“疑似问题跑道”以回应舆论质疑。出台塑膠跑道的国家强制标准,成为很多专家共同的呼声。 2016年,教育部叫停了在建和拟建的塑膠跑道的继续施工,并多次和国家体育总局、环保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部门协商完善塑膠跑道标准有关事宜。 根據國家標准委發布的新國標公開征求意見書顯示,2005年實施的舊國標距今時限較長,對相關有毒有害物質規定欠缺,部分技術參數需根據現有檢測手段的進步進行修正。另外,該標准僅規定了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鋪設面層的技術要求、質量標准及檢測方法,未涵蓋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鋪設面層的設計、施工、環保和驗收等內容。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准備,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清華大學、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26個單位共同參與起草,新國標于2018年正式與公衆見面。記者注意到,參與起草的單位覆蓋面廣,涵蓋政府機關、高校、科研院所、檢測機構、企業、行業協會等,主要起草人共有37位。 “在新國標制定過程中,教育部組織了超過100次的專家會議論證,專家分成若幹組到全國十幾個省份的中小學進行實地考察並抽樣檢驗,對各項檢測指標進行反複比對,對檢測方法進行反複驗證。”北京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孟慶生全程參與了新國標的起草工作,他認爲新標准的修訂遵循了科學、嚴謹的原則,符合基本國情。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建設管理的通知》顯示,新國標研究借鑒國內外相關標准,針對性地解決了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建設中存在的安全、環保、運動防護等突出問題,並綜合考量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全生命周期中各個環節的主要風險點,提出了符合綠色發展、技術進步、行業規範以及學生健康防護要求的各項技術指標。 “标准的制定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近年来塑膠跑道的原材料在不断更新发展,而旧国标对有害物质的限量主要集中在苯类和重金属上,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材料的变化趋势。”作为新国标的起草人之一,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罗振扬告诉记者,新国标扩大了检测范围,涵盖了可预知的有害物质,在指标设计上参照了欧盟儿童玩具标准等多种国内外相关检测标准,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 羅振揚同時坦言,新國標也不是“一管到底”,當出現了新國標未涵蓋的有毒有害物質,標准也將隨之修訂升級。 質量監控端口前移,有害物質限量由7項擴大爲18項 提高塑膠跑道化学指标检测标准 作为西安首例达到塑膠跑道国家强制标准的项目,西安市高新第一小学塑膠跑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校方提供的检测报告上,记者看到报告涵盖了成品的化学指标、物理性能指标,还有家长及专业人士最为关心的多环芳烃、甲醛、二硫化碳、气味评定等数值情况。建筑材料工业环境监测中心出具了检验结果符合新国标的技术要求这一检测结论。 “新国标对塑膠跑道的化学性能指标有严格要求,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大家不偷工减料,正规的生产企业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新国标的要求。”自新国标出台以来,孟庆生已参与了多所中小学运动场地的建设。 自上世纪60年代末,第19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使用塑膠跑道以来,塑膠跑道的应用几乎经历了半个世纪,是全球公认的人性化的体育运动场所,也是各体育场馆和大中小学的基础硬件之一。有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铺设各种合成材料面层的运动场地超过250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运动场地合成面层市场。 随着我国塑膠跑道需求和建造量急速增加,很多不良企业进入市场,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谋求暴利,在跑道的原材料上打起了主意。 “一些施工方用廢舊電纜外皮,甚至是廢棄醫療用品制作黑顆粒,還有一些小作坊生産技術水平有限,違規使用苯系溶劑,用來勾兌施工用的膠水。這些都是跑道毒性的主要來源。”長期從事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鋪裝的陝西闵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栾偉說。 如何提高化學指標檢測標准,爲跑道“消毒”成爲新國標重點關注的內容。記者注意到,在舊國標中,跑道面層中有害物質限量共涉及7項,新國標則擴大爲18項,並細分爲有害物質含量、有害物質釋放量、氣味三大類,一些備受關注的化學指標如18種多環芳烴總和、甲醛、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二硫化碳等都作出了明確的限量規定。 “新國標要求18種多環芳烴總和不得高于50mg/kg,那些沒有經過正規工藝流程生産的廢舊橡膠制品,18種多環芳烴總和很可能是超標的。”孟慶生建議廠家最好使用新料制作彈性顆粒更爲保險。 記者了解到,大量的多環芳烴歸類爲致癌、誘變或生殖毒性物質,危害人體的呼吸道和皮膚。美國、歐盟等國家對其都有嚴格的限制。 除了對成品的化學性能進行檢測,新國標還將質量監控的端口前移,從原材料開始就對有害物質提出限制和檢測要求,從設計施工到取樣要求、檢驗規則再到最後驗收的所有環節都有詳細規範,真正實現了全流程的監控。 对于此前部分家长反映强烈的塑膠跑道气味刺鼻的问题,新国标也作出规定,将气味等级一共分为五级:无气味;气味轻微,但可感觉到;有气味,但无不适性;强烈的不适气体;有刺激性的不适气体。气味等级必须小于等于三级。 “合成材料有味道是正常的,關鍵看符不符合標准,對氣味的評定有嚴格的規範,不是僅靠鼻子聞一聞就能斷定。”羅振揚表示,進行氣味評定時,需要具有氣味評定資質的氣味評定人員組成評定小組,通常人數不少于5人。 除了塑膠跑道,校园人工草坪也首次纳入国标强制检测范围之内,填补了此前国家标准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我們前期調研發現,一些中小學校園人工草坪不同程度地存在草纖維起毛、粉化,場地面層板結等質量問題。”孟慶生在某中學調研時曾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堂足球課後,教師和學生的運動服上、鞋上沾上許多綠色草纖維斷裂的小毛毛。“這些小毛毛很容易被學生吸入呼吸道,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孟慶生說。 新國標對人造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主要包括人造草面層成品及草絲的物理機械性能、人造草面層草絲耐人工氣候老化性能、人造草面層填充用合成材料顆粒中高聚物含量、人造草面層成品中有害物質限量要求、人造草有害物質限量及氣味要求等方面。 提高厚度標准,增加“沖擊吸收”等指標 明確跑道物理性能爲運動安全護航 “新国标的出台,有助于进一步唤起人们对塑膠跑道物理性能的重视,减少豆腐渣跑道的出现。”长期负责校园基建规划工作的江苏某地教育局工作人员李军告诉记者,曾经发现有的球类场地在建设时偷工减料,最薄的地方只有3mm,使用不到一年表面就出现了龟裂,这样的场地完全起不到对青少年运动安全的保护作用。 此前有媒體調查發現,施工單位在跑道質量上缺斤短兩,目的就是利用大家重點關注跑道是否有毒,忽視了其功能質量的心理,通過犧牲跑道功能質量和耐久性質量來降低造價。 “毒跑道問題集中爆發後,我們了解到,一些送樣檢測的項目多數只檢化學指標,同時檢測物理性能的並不多。”邵建華告訴記者。 據了解,合成材料面層主要的物理性能指標包括厚度、沖擊吸收、垂直變形、抗滑值等8項基本指標。其中,合成材料面層的厚度直接影響到場地的彈性,與場地的安全保護性能和運動性能息息相關。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具有同樣材料組成的前提下,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的安全保護性能與厚度有著近似正比的關系。根據國家相關檢測機構和企業實驗室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內大部分合成材料運動面層産品的厚度要達到8mm以上,其沖擊吸收值才能達到20%以上,才能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 “這就好比汽車在正常行駛時,性能上沒有質的差別,一旦發生車禍,汽車的安全性能就成爲了決定性因素。”李軍表示,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期,如果運動場地的物理性能不達標,青少年運動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會對骨骼、關節等部位造成損傷。 “旧国标对球场厚度方面没有过多阐释和具体要求,新国标明确要求不小于8mm,对于平时习惯做3—5mm的球场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塑膠跑道厚度方面,新国标要求提高到不小于13mm。”邵建华说。 在物理機械性能方面,新國標增加了沖擊吸收、垂直變形、抗滑值、拉伸強度等指標。沖擊吸收根據不同用途對應不同判定標准,比如當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平均厚度≥13mm時,沖擊吸收值設定爲35%—50%;垂直變形最大值由2.5增加至3.0,耐老化時間由168h增加至500h。 “沖擊吸收是生産企業必須重視的指標。”李軍告訴記者,沖擊吸收是目前國際通行的衡量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運動性能和緩沖保護性能的核心指標。沖擊吸收數值越大,合成材料運動場地的能量吸收能力越強,對青少年的足底、腳踝、膝蓋等易受沖擊部位的保護越佳,適合較長時間的體育鍛煉而不至于受到長期的慢性傷害。 加強整個流程監管,健全長效監管機制 每一道流程都需要嚴格把關 “新国标实施后,势必提高塑膠跑道的建造成本和门槛,那些无资质、技术不达标的黑作坊将被淘汰出局,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创新,进而提升塑膠跑道行业的整体质量。”栾伟告诉记者,塑膠跑道行业曾经一度陷入低价中标、层层转包的恶性循环,一些黑作坊想尽办法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一些投入大量研发成本、人力成本的正规企业反倒被拦在了校园外。 邵建华曾代表浙江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行业协会参加过公众舆论比较强烈的3个毒跑道的处理,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温州某小学的塑膠跑道项目,中标的是重庆某建筑公司,后来转包给了本地的小作坊,跑道建成后有明显的刺鼻气味,施工方最后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后被证实造假。 有统计数据显示,经国际田径联合会认证和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塑膠跑道生产企业总数不超过几十家,但实际在做的有数千家,光2015 年就新增近3000家。一些无资质、无技术、无生产管理和质量保障的小型“作坊”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 “正常情况下,混合型和复合型的塑膠跑道每平方米价格一般在200元左右,而一些企业却能给出每平方米低于100元的超低价格,显而易见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作为代价的。”栾伟说。 “這兩年行業也在積極反思和期待市場秩序的重建。陣痛給行業帶來了自我淨化和升級的契機,高質量發展成爲共識。”參與起草新國標的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理事林凡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相關專家與企業負責人都不約而同地指出,要想讓新國標真正爲學生健康保駕護航,離不開監管和問責機制的完善,從跑道招標審核及采購再到工程建設,每一道流程背後都需要更爲嚴格的把關。 對此,教育部也下發通知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招標采購、安裝施工、質量檢查、監理驗收等過程中加強監管,健全長效監管機制,落實政府有關部門、學校作爲采購者、監督者、使用者的主體責任。要著重遏制層層轉包和低價中標行爲,各地在招標采購中應直接面向施工企業,避免過多中間商的介入。對因徇私舞弊、玩忽職守、吃拿卡要、索賄受賄等造成場地設施不符合質量標准而危害師生身體健康的要依規依紀,予以問責和嚴肅查處。 檢測環節缺乏監管通常被認爲也是毒跑道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邵建華告訴記者,在施工結束之後,正常的程序是由監理方向專業檢測單位提供現場采集的樣品,或由檢測方進行現場采樣來檢測産品是否合格,但實際上,不少送檢樣品都不是現場真實産品,有的甚至直接僞造檢測報告。 “我們要求施工單位一次性將原材料運達現場封存,然後在監理和家長代表的共同見證下現場取樣,樣品一份送到杭州進行檢測,一份留存學校檔案室,樣品檢測合格後才允許正式施工。等到跑道全部完工後,同樣邀請家長代表隨機割取跑道成品再次送檢。”徐友永認爲,學校需要做的是把好流程關,在材料運送、施工、驗收等各環節嚴格按照新國標要求予以規範,確保建設過程公開、透明,避免可能存在的漏洞。 在邵建华看来,塑膠跑道是一个体量很小的特殊行业,但它涵盖市政、建筑、有机化工材料等多个领域,是多学科相融的集合体,缺少了任何一方,就是一个不合格的作品。邵建华的建议是,建立一套有建筑、市政、体育工艺等各领域专家参与的过程管理和验收的体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新國標強制實施之後,希望監管部門對跑道的品質安全性進行長時間的監管,不光是施工結束之後的檢測,還包括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在跑道使用過程中進行不定期的抽檢,確保百分百的安全可靠。”浙江定陽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哲峰說。 鏈接 新舊國標對比 塑膠跑道和球场厚度要求不同:旧国标在厚度方面要求田径场在10mm及以上,新国标把标准提高至13mm及以上;新国标要求球场场地厚度不小于8mm,其他活动场地面层厚度不小于10mm,旧国标对此没有规定。 新國標針對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現澆型面層、預制型面層、人造草不同類型材料。物理性能中增加了沖擊吸收、垂直變形、抗滑值、耐老化項目及指標要求,並對應增加了相應的檢測方法,刪除了硬度、壓縮複原率、回彈值性能要求,修改了拉伸強度項目及指標要求,修改了拉斷伸長率及其指標要求。 舊國標中,共對7項有害物質(其中4項爲重金屬)做了限量規定,新國標中,這一數字則爲18項,並細分爲有害物質含量、有害物質釋放量、氣味三大類。如跑道産生的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不得高于5mg/m3,甲醛不得高于0.4mg/m3,二硫化碳不得高于7mg/m3;還增加了氣味等級指標要求,確保氣味等級不大于三級。 新國標在取樣要求、檢驗規則、判定規則等問題亦進行了詳細制定,按照新國標物理、化學檢測指標及方法進行檢測,檢測項目全部符合則判定樣品合格;若有不合格項,重新取雙倍樣品進行檢測,均合格判定樣品合格,若仍不合格,則判定樣品不合格。其中若有害物質或氣味存在不合格項,60天內重新在鋪裝的場地上現場見證下挖取樣品進行檢測,若檢驗項目全部符合要求則判定合格,否則判定不合格。 新國標制定過程 2015年—2016年,“問題跑道”事件在全國大範圍集中爆發。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問題跑道”至少涉及江蘇、廣東、上海、浙江、江西、河南、深圳、成都、北京、沈陽等省市,具體城市多達20余個。 2016年6月24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部署开展塑膠跑道专项整治工作,对校园塑膠跑道进行登记造册、全面排查,环保、质检不合格的塑膠跑道立即铲除,对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等违规违纪问题予以问责和严肃查处。 2016年11月16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牽頭起草的《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標准建議稿在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官網上進行立項公示,並公開征求意見。 2017年1月—4月,教育部調研組在全國近10個省市進行適用調研。內容包括意見和建議征求研討,學校場地現場取樣抽查。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網站發布“關于對國家標准《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通知”。 2018年5月7日,《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36246-2018)在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網站正式發布。 2018年11月1日,《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36246-2018)正式實施。 |